交汇医院近日收治一名从南通送医的心脏骤停患者,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王强团队等多方救治,患者从入院时的几近休克状态,如今已达到出院标准。
据了解,这名5旬患者在南通工作。6月5日,他在工作时出现突发性胸痛、胸闷,随即心跳骤停,意识丧失,立医院抢救。患者在进行了心肺复苏之后无明确好转,后又在当地转院,诊断为急性心梗、心源肌休克,医院ICU接受了ECMO生命支持、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抢救,幸运地暂时维持住了生命。
令人没想到的是,患者在接受了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于是在6月23日紧急医院。入院时,患者几乎处于休克状态,经彩超检查发现其有大量心包积液,血压非常低,心肺功能很差。在接受一些辅助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患者又再次出现了心衰,并伴有咳粉末状泡沫痰。再次转入ICU后,患者接受了相关辅助治疗,症状稍微缓解。
基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非常严重,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王强团队反复评估其病情,最终决定于7月26日对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过程比预期要顺利,患者病情在术后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且未再出现反复,目前已达到出院标准。
扬大附院心脏大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巍介绍,患者患有糖尿病二十多年,意识丧失前无明显症状。此类病人稍有抢救不及时便会有生命危险,引发猝死。医生分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约有50%的病人都有类似合并症。
扬州大学心脏大血管病研究院院长、扬大附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主任王强介绍,现在冠心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且心脏危重型病人也越来越多。年轻人日常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无形中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中心前不久还收治了一名37岁的女性,平时无急性慢性疾病,身体健康。但8月7日在工作时,她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口吐白沫,抽搐晕倒,医院ICU后,又出现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
“心脏彩超的结果评估其为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此类疾病非常危险。”王强说。在前后经历了两次心脏骤停后,这位年轻女患者紧急接受了ECMO辅助治疗,即从病人心脏里将血引出来,经过氧合器再输回心脏里,相当于一个人工的心脏和肺部替代的治疗。之后患者情况逐渐稳定,现在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恢复状况很好,但三个月之内,她仍不能锻炼或劳累,否则会过度氧耗心脏。
扬大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微丽介绍,部分患者在爆发性心肌炎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喉咙痛、腹泻等症状。但还有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的心律失常,随后晕厥并心脏骤停。所以呼吁年轻人对于平日轻微的头晕、胸闷气喘等小症状一定要重视,医院就诊。
王强表示,这两位患者在扬州的成功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心脏大血管病急救领域,扬州目前在长江以北区域具备较为先进的医疗救助能力、较佳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医疗条件,希望在未来,能为周边区域提供危重型心脏病治疗的样本,为危重心脏病患者提供高层次的生命支持及重点治疗。
通讯员傅轩
实习生张先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晨
编辑:张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