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学电阻及电阻定律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www.ykhongye.com/m/

一、概述

1.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

2.物理意义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电阻器

3.单位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

②.其他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③.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Ω=10Ω,1MΩ=10kΩ=(10)Ω。

4.影响因素

①.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电阻定律

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

1.电阻:定义式:R=U/I。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R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及温度有关。公式为:R=ρL/S。(注意:对某一导体,L·S=V恒定,L变化时S也变化)。

3.电阻率:ρ=RS/L(与物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无关,与物体的材料、温度有关),单位:欧·米(Ω·m)。有些材料(如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材料(如绝缘体、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有些材料(如锰铜、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三、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电路

两个基本特点:

①U=U1+U2+…+Un。

②I=I1=I2=…=In。

三个重要性质:

①R=R1+R2+…+Rn。

②U/R=U1/R1=U2/R2=…=Un/Rn=I(U∝R)。

③P/R=P1/R1=P2/R2=…=Pn/Rn=I2(P∝R)。

2.并联电路两个基本特点:

①U=U1=U2=U3=…=Un。

②I=I1+I2+…+In。

三个重要性质:

电路板中的各种电阻

①1/R=1/R1+1/R2+…+1/Rn。

②IR=I1R1=I2R2=…=InRn=U(I∝1/R)。

③PR=P1R1=P2R2=…=PnRn=U2(P∝1/R)。

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U1/U2=R1/R2,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I1/I2=R2/R1,电阻越小分流越大。

3.短路和断路

①.短路是指电源两极或用电器两端点由导线直接连通。电源短路时其电流很大,往往会烧坏电源。某个用电器短路,该用电器中无电流,但与它串联的其他用电器的电流将增大。画等效电路图时,可用导线取代。

②.断路是指电路中某两点间不通电即电阻无穷大,这时与断路部分串联的用电器中无电流、无电压降落,画等效电路时可把它们摘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