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http://m.39.net/pf/a_4599364.html导语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程连房团队应用“人工心肺”(以下简称ECMO)成功完成河北省第一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植入体外起搏器后完全清醒状态下的救治,为河北省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
家住清苑区的小燕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几天前感冒后出现头晕、心悸、黑矇,但稍做休息就好些,所以自己没当回事。4月10日中午做午饭时突然出现发憋气短,才感到病情严重。小燕在丈夫的陪同下急忙来医院急诊科,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已出-现明显异常。
小燕在丈夫臧先生说:“当时就以为是感冒,可医生做了检查后告诉我说是得了心脏疾病中最为凶险的病---爆发性心肌炎,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让尽快办手续住进心脏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CCU)。我当时吓得不知所措,就像是天塌了一样。”
在CCU里,王超主任详细查过患者后嘱咐医护人员,爆发性心肌炎进展迅速,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出现意外。果不出所料,小燕在入院6小时候后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下复苏成功并安装了临时起搏器。可王主任清醒的认识到,患者虽有了心跳,但被病*侵犯的心脏无力达到全身供血的力量,继而会导致全身脏器的衰竭。王主任立即与重症医学科(以下简称ICU)程连房主任联系,是否能借助ECMO技术给小燕带来一线生机。
晚上21:00点,当ICU程主任接到王主任电话详细了解患者的状况后得知,小燕目前的心脏的收缩能力只有正常人的五分之一,而且在心肺复苏后还会出现再灌注后损伤,脆弱的心脏难以支撑第二次打击,只有及早应用“人工心肺”才是挽回患者生命的唯一希望。程主任将自己的想法与北京专家们进行沟通,得到了专家们一致的肯定与支持。他随即通知李兴华副主任、安辉医生、刘颖护士长等ECMO小组成员返回科室,做上机前准备。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我睁开眼看到了医生们凝重的脸和满身插着的管子时,大脑一片空白,虽然他们不住地安慰我,可我明白那一刻我与死神已经有过交集。随后,医生们将我转入ICU,准备使用机器代替不听使唤的心肺。我当时始终很清醒,听着耳边的机器不断发出报警声,看着他们小声地交谈病情,我感觉到自己还会有生的希望。”回忆起当时的过程,小燕百感交集。
由于刚转到ICU的小燕生命体征不稳定,医生们不断用各种手段调整指标,以确保上机顺利。4月11凌晨,小燕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程连房主任在综合评估后果断下令上机。在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下,ECMO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转起来。随着暗红色的血液从股静脉引入ECMO机器,鲜红色的血液沿着股动脉顺利送回体内,“人工心肺”开始正常工作。一直清醒着的小燕亲身感受到了自己生与死交汇的整个过程,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与死神博弈的每一个瞬间。
4月11日7:00,也就是在ECMO运转7小时后,小燕出现大汗、喘憋、呼吸急促,双手不住地撕扯着氧气面罩。寸步未离的医生们意识意识到发生了心脏再灌注后的心源性肺水肿,立即给予利尿、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镇痛等治疗。直到下午16:00小燕的头晕、胸闷、心悸等缺血缺氧症状逐渐好转。为了确保治疗期间患者能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与监护,ECMO小组成员夜以继日轮流坚守在小燕身边,严密监视着的生命体征变化。
4月12日下午14:00,小燕自主呼吸恢复,程主任决定撤离呼吸机,让小燕在“人工心肺”的保障下,自己吃饭,喝水。
4月16日,经ECMO小组成员全面评估小燕的心肺已均恢复正常,最终撤掉了“人工心肺”。
4月19日,彻底脱离生命危险的小燕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这场历时9个白昼的生命保卫战最终定格在小燕和家人含泪拥抱的瞬间。
程连房主任说:“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在90%以上,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人工心肺’替代。ECMO是目前顶级的心肺辅助治疗技术,可以全部或部分较长时间替代生理心脏和肺脏的功能,在机体心、肺功能不全的时候维持机体正常程度血液循环,为全身各脏器提供血流供应,同时,也可以让心脏有时间得到有效治疗,度过危险期达到痊愈。ECMO不是万能,但医生的早期决策,会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往期精彩回顾
为了职工群众身体健康无怨无悔——医院郭淑芹专家志愿服务团队
“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保定站公益活动在我院正式启动
免煎颗粒让服用中药免受“煎熬”
文/图:郑红
编辑:杨雪
小编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本期小编杨雪。为了更及时传播资讯,传递信息,我们欢迎并诚邀您为编辑部提供以下方面信息与稿件:新闻、故事、人文、摄影等。以下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欢迎投稿哦~
邮箱: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