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考古探秘:江西水下是否有珍贵沉船
讯 水下长期堆积起来的文化遗存比陆地上任何时代存在的遗存都要多,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也许就在水下,只是这家博物馆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入。江西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在古代曾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尤其赣江在古代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要通道,这也形成了我省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水下考古承载着复原赣鄱古代文明的梦想。11月起,我省考古人员将利用鄱阳湖枯水时机,开展鄱阳湖内陆水域水下文物专项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江西水域下的文物家底。
现状:水下文物普查下月启动
水下考古可以说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它是田野考古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域的一个延伸。它和田野考古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环境截然不同,因为需要考古学家到海洋或水域里进行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调查工作,所以必须要借助特殊的工具、特殊的技术和特殊的方法,所以困难可想而知。因为水下考古有着高难度和巨大的风险,在江西,至今尚未真正开展水下文物的普查和考古。
“国家富强,经济繁荣,考古事业才能水涨船高。”与新中国同龄,见证中国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深有感触地说。按照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开展全国水下文物普查的工作安排,我省鄱阳湖内陆水域与安徽省的长江、淮河内陆水域是被国家选定要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两个内陆试点省份。据了解,我省江河湖泊众多,以鄱阳湖为中心,呈向心状分布,绝大多数河流分别汇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系,在赣北注入鄱阳湖,经湖口流入长江。“这些江河湖泊在古代曾经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尤其赣江在古代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要通道,在全国交通运输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樊昌生说,要想知道江西内陆水域下面的文物状况如何,开展水下考古十分必要。“水下考古除发掘水下的古代遗址、打捞沉船和水下文物外,还对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贸易史等有重要作用。”
疑问:江西水下是否有珍贵沉船
历经20年的发掘,让已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及上百件代表性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作为有着丰富人文历史的江西水域,是否也能出现大型的沉船或者古迹呢?
走进省考古所,樊昌生所长和同事们正在翻阅着资料,“江西首次水下文物调查即将启动,我们希望能够从江西的水下发现类似”南海I号”一样有价值的沉船、”樊昌生说。
此次全省范围内的水下文物调查,重点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域,据樊所长介绍,鄱阳湖水域在古代曾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南海I号”发掘的青白瓷很有可能就是从景德镇通过昌江、鄱阳湖、长江这条水路运出的。此外,鄱阳湖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战场之一。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不仅是商业的运输船舶,古代战场遗址、古城址、水下墓葬,水下情况都要进行摸底,只要有价值,我们都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发掘。”
按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的《江西省水下文物普查计划》,2010年为水下文物普查的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水下文物的摸查工作,对水下文物遗存进行确认。普查的内容主要是湖居遗址、水战遗址、被水淹没的聚落遗址和墓葬以及沉船等。另外,江河文化线路、与航运有关的造船厂址以及围湖垦荒古迹、治理河道的一些古代水利设施或纪念建筑等新增品类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应纳入普查视野。
筹备:先确定一张“藏宝图”
水下考古工作繁重而困难,首先第一步是需要通过考古人员们花费大量时间,走访、查询来确定一张“藏宝图”。樊所长告诉,他们第一步进行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通过采取文献查寻与实地走访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确保查寻到有效的信息线索再下水考古,他们还将使用包括声纳系统和沙泵在内的先进仪器。其中文献查寻主要是查阅地方史、交通志、航路图、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等相关的史籍记载;实地走访江、湖沿岸的渔民、渔监、渔*、水警等一切与江、湖打交道的单位和个人。“以沉船为例,一个沉船可疑点的确定离不开物证、人证等4方面的支撑。”樊所长说,物证是指出水的实物,如瓷器、陶器等以及船板、木构件等。人证是指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有沉船的说法。此外,还要考虑文献中有沉船事件记载和观察环境,看是否位于古航道上或出海口附近,是否属海难事故高发地等。只有详细分析后所获得的“藏宝图”,水下考古工作人员才能“按图索骥”,一一探明每个疑似点。
在发现沉船或者古迹位置后,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将下水进行搜索发掘,曾参加了古沉船“华光礁一号”的发掘的江西水下考古队员曾瑾告诉,水下考古的危险性和技术难度都很高,水下考古队员不但需要面对黑暗恐惧、寒冷和攻击性水下动物的侵袭,还需要面对减压病、水下作业时间短、能见度差等技术性难题。相比海域,鄱阳湖水域的文物考古将面临泥沙淤积厚重、水底浑浊能见度低等困难,曾瑾用“钢丝绳上的舞蹈”形容自己的工作,用世俗的眼光看,是一份性价比不高的职业:高风险,强劳动,低报酬。“同样找寻一件珍宝,在水里,难度超出陆地上百倍。”
从1990年起至今,瑞昌铜岭商周铜矿遗址、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进贤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等多项考古发掘列入中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循着古老文明的足迹,江西考古人找回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记忆。而水下考古工作对于江西的考古工作者们来说还是崭新的课题,仍然面临着诸多的考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努力,翻开江西水下考古的新篇章。”樊昌生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