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开学季,收好这份防病ldquo攻略
TUhjnbcbe - 2020/12/4 20:31:00
开学季,也是夏秋季节的转换之际。这时气候变化,气温冷热交替,细菌病*繁衍,各种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也"如约而至"。如未能及时且正确的预防,一不小心,抵抗力低的孩子们就要中招了!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全度过这“多事之秋”,小编今天就给各位家长们介绍几个孩子秋季易患的病症以及防御措施,小本本可要记起来了啊~

秋季腹泻

进入秋季,天气早晚较凉,午间较热,此时孩子容易受凉,再加上自身抵抗力不足,很容易感染病*。秋季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80%的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感染引起的。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万婴幼儿感染病*性腹泻。这种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该病的自然病程为3天至8天,为自限性疾病,但会有并发症出现,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为先吐后泻,伴或不伴发热。临床表现通常为以下几点:

一、起病急,初期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流涕等,部分患儿伴有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少有高热。

二、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10次至20次,并伴有口渴、尿少等脱水现象。

患儿得到及时治疗后大多能较快治愈,极少数可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脑炎、肠套叠和病*性心肌炎等。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脱水、口渴、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等现象,这是因为肠道绒毛被破坏导致吸收障碍所致。而肠道绒毛的修复需要一个过程,大约就是秋季腹泻的病程。

易感人群

秋季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其是1岁半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往往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预防措施

家长在孩子秋季腹泻护理方面要重视预防脱水。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患儿增加饮水,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此外,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位因感染细菌、病*、真菌等病原菌导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咳痰伴发热等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秋季气温转变,空气干燥,多风少雨,极易诱发细菌的快速生成和繁殖。因此,秋冬季节也成了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多发季节。

主要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鼻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咳痰,可伴有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因病原菌不同可呈稀薄、黏稠等,可伴发热、胸闷、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一方面,家长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勤洗手。另一方面就是注意房间通风,加强锻炼,增加营养。如果孩子发烧39度以上,尽量不要擅自让小孩吃退烧药,医院去就诊,以免耽误孩子病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多数患儿一周内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换衣物,从传播途径上切断病*。

少去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过敏性鼻炎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是因为每年八九月份,秋高气爽,空气中大量花粉飘散,病情轻者,10月初症状就会消失。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然后针对性避开过敏原。还应注意保暖,不要频繁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还要避免鼻腔长期处于冷空气环境下。同时应给孩子多进行保健运动,少吃或尽量不吃冷饮。注意的是,运动不宜太剧烈和疲劳,出汗时应及时擦干,避免吹风受凉。开学季,多事之秋,宝爸宝妈们也别掉以轻心,帮助宝宝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避免疾病侵袭!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学季,收好这份防病ldquo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