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高居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现如今,除了人尽皆知的化疗和近年来较为火热的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已经逐渐成熟,并被纳入肺癌国内外指南当中,造福广大肺癌患者。可见,肺癌领域已经全面进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时代。那关于免疫治疗你了解的足够多吗?本期内容特邀医院呼吸危重症学科张勇教授,给你讲讲免疫治疗当中不能错过的“知识点”。
专家简介
张勇教授
副主任医师,博士
医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呼吸内镜委员会青年委员
CSCO抗血管靶向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委员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内镜分会会员
专业方向肺癌的分子机制和呼吸内镜微创介入治疗
问题一
什么是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如何起作用的?
张勇教授:近几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焦点,尤其是对于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免疫治疗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那么什么是免疫治疗呢?与传统化疗不同,免疫治疗通过重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攻击,达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就作用机制而言,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诱骗”体内的免疫细胞,使得T细胞无法识别肿瘤,肿瘤细胞则通过PD-1或PD-L1这一重要的通路,和正常细胞建立连接,使得免疫细胞无法识别肿瘤细胞,最终导致肿瘤无序生长。此时,PD-(L)1抑制剂正是为了阻断通路,达到正常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目的,促进自身免疫功能重建,最终实现抗击肿瘤的终极目标。
问题二
现阶段肺癌有哪些免疫药物?应当如何做选择?
张勇教授:现阶段肺癌免疫治疗药物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也是主要的一种为PD-1抑制剂,另一种为PD-L1抑制剂。目前国内、外进口药物均已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但这两种药物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主要是两者作用靶点不同。PD-1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细胞,PD-L1抑制剂则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但是它们的作用机制都是为了阻断PD-1和PD-L1的通道,达到抗癌的效果。
目前,进口的PD-1抑制剂有两种,分别为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进口PD-L1抑制剂同样有2种,为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国产的PD-1抑制剂目前也已有4种药物上市。在选择PD-1或者PD-L1抑制剂时,需要根据药物的疗效和既往临床研究数据进行合理且科学的选择。总的来说,帕博利珠单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药物,在帕博利珠单抗长生存的数据中,PD-1高表达人群中近1/3的患者可以达到5年生存期,可见帕博利珠单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此外,今年诸多国产药物均已上市,并且进入医保后药物价格也大幅度下降,使更多肿瘤患者能够使用免疫治疗且从中获益,最终实现“长生存”的愿望。其实,不仅国产药物在国内上市且降价,进口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同样加大了慈善力度,同时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援助项目正式启用了全新方案。新方案中,患者只需自费使用帕博利珠单抗4个周期后,即可申请2年的长期援助,总治疗费用14万左右即可覆盖2年的治疗周期。并且帕博利珠单抗的给药方式为3周/次,与化疗同步使用,化疗结束后同样为3周/次,单药维持治疗的特点使得治疗更加便捷。同时,6周/次,每次mg的给药方案也已取得批准,未来在免疫维持治疗中,可使用6周/次的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程序更加方便。
问题三
免疫治疗有哪些副作用?出现副作用如何处理?
张勇教授:许多患者比较关心免疫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任何治疗方式都存在相应的副作用,当然免疫治疗也不例外,但总的来说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远低于化疗。众所周知,化疗的副作用较为常见,并且几乎每个患者都难以避免,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害等。免疫治疗却不会出现明显的化疗副作用,几乎不会导致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等。但免疫治疗有其独特的不良反应,其中也包含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总体而言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比例较低。
例如,人们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