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报大版报道,擦亮中医这块招牌,全文大篇幅叙述了中医药的好处!
他从下边几点论述中医有点。
第一个讲了中医正骨疗法,不开刀,手法复位,硬纸板固定术;在文章当中指出:比起传统木夹板和石膏,硬纸夹板轻巧舒适、牢固稳定。纸板呈*褐色,是由稻草压制而成的草纸板,单层厚度仅有1毫米,折叠4—6层后仍然十分轻薄,在表面喷水便可进行弯折。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根据患者肢体灵活裁剪。针对受伤踝部,医生在底部剪去圆角,弯折处剪出小豁口,内部垫压棉花,使其在绷带包裹下更加贴合皮肤。
并且举例子说明一个老奶奶,在这种中医手法正骨不动刀、恢复快,用了不到8周时间骨头就长好了。尤其可以看出花费更少,比起手术费用,简直天渊之别!
第二点介绍了拔膏棍为代表一些特效药。
拔膏棍疗法是赵炳南教授在年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吸收了前人的经验,不断摸索和改进,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种皮科外治方法。拔膏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软化角质和瘢痕。具有拔*提脓、通经止痛、破瘀软坚、除湿止痒杀虫的功效。
适应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鸡眼、甲癣、瘢痕疙瘩及一切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疾患。
拔膏棍脱胎于古代的黑膏药,这是中医特色的外用药剂型。拔膏棍用药讲究,含有鲜凤仙花、透骨草、马前子等20多味中药。以鲜凤仙花为例,必须在花期内采集,它能抑制真菌、促进渗透,是制作拔膏棍必不可少的原料。
赵老他对传统黑膏药剂型进行了改革,去掉了膏药裱褙的敷料,将其直接做成棍状,可摊涂热贴,可烧熔成滴,可加热蘸烙,还可熔化后加药。根据皮损特点及大小,灵活选择相应的用法,从而控制药物的温度及涂布面积,实用方便。
拔膏棍是院内制剂,医院治疗时使用,由护士给患者上药治疗。治疗费用每平方厘米只需6元,但需要较高的治疗操作技巧。同是院内制剂的复方*连膏,因治疗和携带方便,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不少患者的“心头好”。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中医秘制各种膏丹丸散,不可缺少。可惜以前都是定性为非法制药!
第三点介绍中医药可以解决西医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文章举例子说明一个心扩张型心肌病,俗称“大心脏”。他感冒了一场,就出现胸闷症状,常常在夜间憋醒。医院诊断为:病*性心肌炎,心功能减退,心脏扩大。
医生给开了药,他连吃20天症状没缓解,稍一活动就憋喘,走路都困难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脏射血分数为38%。
王小雷是被父亲背着进入李*诊室的。李*为他把脉问诊,脉沉弦,舌苔薄*腻,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热内蕴,开出益气养阴、清热化痰的处方。
吃了14服药之后,王小雷感觉胸不闷了、不憋喘了、乏力也减轻。再接再厉,王小雷先后调了两次药方,坚持服药半年,心脏恢复了正常。
在临床上,这种大心脏病还是一道尚待破解的难题。心血管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像王小雷这样无奈的患者不在少数:冠心病植入支架后心绞痛的患者,不能放支架也不能搭桥的患者,心肌梗死后严重心衰的患者……
最后文章总结说道: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没有临床疗效,赢得不了百姓信任,中医就建立不起自信。用中医思维来分析病因、找准病机,不断解决临床难题,是中医的立身之本。只有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擦亮中医这块金字招牌,中医药才能发扬光大。
I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君平、阎冰洁,版权归权利人所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