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集团副总裁兼首席风控官牛浩,专注于金融风险控制领域10多年,具有金融业宏观风险管理、运作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风险预测等方面的实操运作经验。历经金融市场的数次变革,牛总深谙金融市场的生存之道:私募基金公司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在做好风控的基础上寻求收益。我们要的不是短平快,而是稳。“在投资这个市场,盈利的方式多种多样,各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如果在风控方面出现一次失误,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那么,在私募监管日趋从严的环境下,这位私募基金风控领域的“老人儿”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更好的建议呢?在私募新规已经实施两个多月的进程下,私募基金行业又有着哪些明显的变化呢?接下来,将有请牛总为我们分享。
私募新规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笔者:从7月15日私募新规实施以来,已历时两个多月,牛总,您能否谈一下新规实施后,私募行业有哪些明显变化?比如在特定对象确认、基金风险提示、合格投资者确定等方面。
牛浩:自新规实施后,成功备案的私募基金公司数量大幅削减,被清退的公司超过1万多家,这次大刀阔斧地改革,在私募基金发展史上可谓力度空前。就线上平台来看,各大私募网站纷纷增加了特定对象确认、实名制认证及调查问卷页面,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对合格投资者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私募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宣传要求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定,“预期收益“一词可能在私募领域将成为历史。同时,新规对私募监管一直强调的“不得承诺保本保息”有了更加细化的方案。
笔者:私募新规实施后,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所有产品都必须备案,请问这将给整个行业、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带来哪些影响呢?
牛浩: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后使得私募产品处于阳光之下,纳入基金业协会统一监管,并接受所有投资人的实时监督,这不仅有利于整个私募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投资人对此也十分欢迎。举个例子,我们的一号证券产品在备案完成后,及时向投资人解释说明了如何查询基金运作情况,投资人在查询后对我们给予了“高度透明、靠谱”的评价。投资人的参与意识随之逐步提高,产品备案与否必将成为合法私募和非法私募的一块试金石。
笔者:最近有报道称,私募新规实施后,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将价值上千万,对于这种说法,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牛浩:我也注意到相关的报道,从私募基金的运营成本来计算,一年的运营成本将近千万,所以这个千万的估值并不离谱。现阶段,私募基金采取的是备案制,宽进严管,各企业都可以去申请备案,但必须有条件、有能力保住自己的牌照,必须有专业的高管人员、必要的场地、还有律师费、审计费等各项必要的支出,而且更核心的是必须有实际运作基金的能力。所以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在有能力的企业手中价值千万,在没有能力的企业中可能成为负担。
笔者:那么,新规实施后,会不会使得买卖私募壳的行为更加愈演愈烈?
牛浩:这里必须明确监管层的意见,协会是禁止私募壳倒买倒卖行为的,所以以卖壳为目的而注册的私募壳都将被协会清除。从审核角度来看,如果变更私募基金的实际控制人,就必须提交法律意见书并对变更实际控制人的原因做出详细说明,如不符合要求将被协会拒绝变更登记,可见协会对于私募壳的倒买倒卖是严厉控制的。
引领集团严格执行私募新规
笔者:请问引领集团在新规实施后,具体做出了哪些调整呢?
牛浩:我们首先按照新规对自身进行深入的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们公司的主要高管均在新规实施前取得了基金从业资格,新规后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参加基金从业考试,我们不仅仅把此次考试视为一个简单的资格认证,更把这项考试作为我们公司在员工内部普及教育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已经更新了网站系统,并完全按照新规要求设置了实名制认证和调查问卷系统,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在严格按照新规的监管进行执行。
笔者:我们知道,引领集团作为集团化公司开展有六大业务板块,目前引领发行的两支产品分别是证券和股权的,那么,引领在证券和股权方面的风险控制,是如何操作的呢?
牛浩:这两种类型的产品风控手段截然不同,讲几个我们风险控制操作的要点,大家一起做个交流:对于证券投资,我们设定了一套严格的投资流程,从基础研究到投资决策再到交易执行,各个步骤都有既定的程序和权限,各个岗位的人员职责明确,从制度架构上排除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具体到我们的产品,严格的预警线、止损线、投资限制等是由风控部门严格监督的,一旦证券产品产生变动,就会触发我们的风险应对措施。现在很多券商都说,我们比起产品收益更看重净值回撤,这个指标比产品收益更重要。这就是通过严格执行预警、止损、控制持仓比例等风控手段来实现的。
股权投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风险控制手段也极其复杂,总结而言,我们通过事先充分尽职调查核实真相(包括人、物、资源等方方面面),通过事后的密切跟踪管理的手段来管控股权投资中的风险。如果对此有兴趣,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专门针对股权投资的风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私募灵活机制在做市中更有优势
笔者:牛总,最后再问您一个问题,关于允许私募在新三板做市,该措施实施后,将给新三板和私募机构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相较于券商,私募做市有哪些优势呢?
牛浩:新三板在设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以机构投资为主,这次引入私募做市商,符合新三板的市场定位。新三板做市制度是年刚刚引入的,现有85家券商具备做市资格,但真正开展做市业务的可能也就二十家左右,应该说私募和券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满足严格的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首批做市资格有32家私募机构申请,可见私募对做市业务的积极参与态度。
可以发现,目前由于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和整体市场的不景气,券商其实对做市业务是不温不火的态度,关键还是在于做市业务利润贡献不突出。相比较券商,私募的灵活机制将在做市业务中发挥优势,比如定价机制,在考察利润的基础上,私募可以综合考量标的企业的技术潜力、行业地位、被并购的可能性等等,从而综合评定目的企业的股价。如果私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灵活优势,充分发掘项目特点,也许能在做市业务中开拓出一片蓝海。
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