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
你们好!随着天气渐渐回暖,发病急、传播快的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学龄前儿童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黏膜、手足掌部有散状疱疹。潜伏期2-7天,隔离期14天。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接触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的传播。
2.飞沫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家庭篇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
2.注意食品卫生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勤通风,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在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尽量少去小区内玩耍公共器械,如要玩耍请家长做好消*工作,回家后及时洗手。
4.生病以后要隔离
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居家治疗期间,家长不要带患儿去幼儿园(或学校)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如家中有多名易感儿童,一旦家中有一名儿童患病,除了加强患病儿童所使用餐饮具、衣物床单、洗漱用品进行清洁消*外,还应避免和未患病儿童的接触。做到卧室分开、专人护理,避免成人作为病*的传播媒介造成儿童间的传播。5.清洗消*餐饮具可选用煮沸或蒸汽等物理消*方法。儿童常用的玩具定期清洁消*,根据不同材质可选用擦拭、浸泡等方式消*。卫生间和地面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衣物等经常晾晒保持干燥。6.及时就诊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A16型(CoxA16)和肠道病*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手足口病一般有两到七天的潜伏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
?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
?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这时候就需医院及时治疗。手足口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实际上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什么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高发人群是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到5岁的,因为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有母传抗体,大部分有保护,发病数比较少,但是如果6个月以下得了手足口病也是重症的比例比较高的。由于6-12个月龄得了手足口病,特别是由于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比高年龄组要高,所以EV-A71疫苗优先接种6-12个月龄的儿童,可以早期预防。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幼儿园会为小朋友提供干净卫生舒适的环境,同时希望家长们能够与我们共同配合,加强小朋友在家里的卫生保护。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我们共同努力!*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