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的意外死亡,即意外、突然、非人为因素的自然死亡。患者可以是无病史的“健康人”,或者是虽然有病但病情稳定、不致发生死亡者。猝死的时间限定一般为发病至死亡时间6小时,而心源性猝死限定为1小时。
猝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心源性猝死猝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心源性猝死是成人猝死最主要的病因,而且发病至死亡时间越短,心源性的比例越大,可达80%~90%。引起猝死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在中老年以冠心病为主,青少年则以心肌病或原发性心电紊乱为主。1、冠心病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尤其是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猝死型冠心病以冬季为好发季节,患者年龄较轻,在家中、工作中或公共场所中突然发病,心搏骤停而突然死亡。有的无任何先兆情况下在睡眠中死亡。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疲劳、胸痛等,往往因程度较轻未予重视。半数患者发病前未诉有任何不适,死亡患者发病前短时间内有无不适不得而知。部分有急性心肌梗死先兆症状;病理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有粥样硬化改变,但多数患者冠状动脉内并无血栓形成、动脉腔并未完全闭塞,也未见到急性心肌坏死的病理过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位为:“原发性心搏骤停型冠心病”。目前认为,此型患者心搏骤停/猝死的发生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发短暂的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有些患者心肌坏死尚未形成,患者已发生心搏骤停/猝死,这种情况是可逆的,如抢救及时可以挽救生命。2、心肌病心肌病是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其中主要的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少数人发病前可有活动后胸闷或典型心绞痛的症状但未能引起重视,多数人平时无明显不适,以猝死为首发症状。常见的诱因:包括剧烈运动、心动过速、使用静脉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强心剂(洋地*类)等。因为任何加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回心血量的变化均会加重左室流出道的梗阻,加重心肌缺血。3、心律失常及原发性心电紊乱各种心脏疾病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猝死,其中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外,应特别引起重视的是完全性三束支传导阻滞导致的心室逸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导致的心脏停搏;预激伴发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及心室颤动;继发性长QT间期(常见于药物或严重低血钾)基础上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4、心脏瓣膜病导致猝死的心脏瓣膜病主要是主动脉瓣狭窄。常见病因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见于中、青年,可伴有二尖瓣病变)、先天性畸形(主动脉瓣两瓣畸形)、退行性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见于老年人)。使用小动脉扩张剂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是诱发心肌缺血的重要因素。5、心肌炎急性心肌炎(主要是病*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多发于青壮年,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先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伴有心悸、气短;炎症侵及心包时可出现持久性或间歇性胸痛,吸气与咳嗽可使疼痛加重,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6、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6小时的死亡率为22%。临床见于中年以上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突然发生胸痛,放射至头、颈、上肢、腰背、中下腹甚至下肢,疼痛剧烈可有休克征象;体检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或上、下肢血压有明显差别;颈部血管或主动脉瓣区出现杂音。7、心力衰竭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死亡率很高的心血管急症。许多肺栓塞患者早期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表现,不容易被发觉。有研究显示,多达25%的肺栓塞病例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如果发生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由于心脏无法向大脑和身体输送足够的血液,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和昏迷。心动过速、低氧血症。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一直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死因之一。有资料表明,脑卒中死亡病例中,死亡时间在发病6小时内的占20.5%。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猝死原因。与其他猝死原因一样,脑血管意外患者可能没有先兆症状。意识障碍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迹象之一,也是即将发生致命性脑疝的预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脑血管意外(出血性或非出血性)都可能是毁灭性的,并且即使在早期、积极地治疗时也可能导致终身残疾或死亡。哪些情况要警惕?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事实上,猝死的发生青睐某些特殊人群。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容易猝死,是因为这类人的血管和心脏已经有了问题,所以在长期劳累或是情绪应激等使心脏负荷骤然增加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病变的血管和心脏不能承受这种负担,出现系统崩溃,猝死就发生了。“三高”人群“三高”人群与健康人相比,他们的血液更加黏稠,血管壁更容易损伤。这些都易导致血栓碎块的形成,堵塞血管,影响机体特别是心脏的血液供应。“三高”人群极易在夜晚睡眠状态时发生猝死,这是因为在睡眠期间机体各脏器的适应性较差,再加上此时人体比较缺水,导致血液黏滞度进一步增加。这样的高危时刻,更需要警惕!熬夜一族熬夜是当代年轻人的常态,长期熬夜造成睡眠不足,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者就会引发猝死。并且,熬夜的人更容易选择高热量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炸鸡、可乐、炸串等,容易患“三高”。熬夜与“三高”相互影响,进一步诱发心血管问题的发生。烟酒嗜好者俗话说得好,“吸烟喝酒一时爽,心脏逐渐走向火葬场”。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使我们的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使心脏所需要的氧气增加,同时这两者又易造成血栓形成,影响血液中氧气的运输。需求增加加上运输障碍,使得心脏长久处于缺氧状态下,容易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增加猝死的概率。重点预防心源性猝死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人/年,年发病率大约为41.84/10万,是全世界发生心源性猝死人数最多的国家。心源性猝死发作之前会有这些痛!近年来,中青年猝死人数逐年增加,在心源性猝死之前的30、40分钟以内有剧烈胸痛伴大汗,临床上常见的其他症状包括:腹痛、头痛、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呕吐。当有上述症状时,需要尽快拨打救治,保持原地不动。诱发心脏猝死的“黑三角”是什么?●心脏结构异常:心梗、心衰、心肌病、猝死病史、多重危险因素(三高、肥胖)●心电异常:心律失常疾病●导火索:劳累、压力大、情绪异常、熬夜、吸烟等如果在有前两个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人一般是不会发生猝死的,可是如果在有前两个因素的情况下,再加上后面的导火索,就会迅速引发猝死。为什么心源性疾病和猝死有很大的关联?劳累、身心疲惫、情绪异常(吵架、愤怒、偏执、孤僻、孤独、社交障碍)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心脏作为发动机不光得不到休息,还损耗得更厉害,并且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还会促进血小板激活,使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会加速血栓的形成。为什么过量运动会引发猝死?马拉松、网球、篮球、网球等强度大的运动,如果过量,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病变。人在运动后,心跳加速可导致心舒张期缩短、血液流入冠状动脉的时间变短,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引发猝死。心脏猝死是运动员和运动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存在潜在心血管病的情况下,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运动的益处多多,而猝死属于小概率事件,对于患者能否参加相对剧烈的运动,需要权衡利弊。多数医学学会建议在运动前筛查心血管病,以发现心脏猝死的相关疾病,以及做一个心肺加压运动实验,检测一下摄氧量和运动呼吸功能。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猝死?由伦敦国王学院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严重精神疾病(SMI),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健康对照组高53%,长期观察其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达78%,而死亡风险也比一般人口相似年龄的人高85%。有精神疾病的人是更容易发生猝死,这受遗传、生活方式、还有服用的药物(体重代谢增加)等因素影响。所以有精神疾病的人,要更加注意合理健康的运动,并且定期体检。预防心源性猝死要从哪些小事做起?●规律运动●戒烟●控制体重●别熬夜●保持大便通畅●学会应对压力●多和别人交往●心理愉悦●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猝死的隐患可能藏在基因里
查阅文献发现,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引起猝死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组心血管疾病。换言之,基因在猝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携带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致病突变人群终生猝死风险是非携带者的3倍。以单个基因为例:LDLR基因有害变异引起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有50%的可能遗传给下一代。LDLR基因突变致病约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的90%。不单是例子中的疾病,很多心血管疾病都会遗传,它们隐匿性强,发病凶险,首发症状为猝死的概率很高。《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建议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亲属,均应进行基因检测,以排除基因突变的风险。如果你是:有家族病史、或家族成员曾发生过50岁以下心源性猝死有不明原因昏厥史、或有类似疑似症状人群体力活动强度大的人,如运动员、剧烈运动爱好者具备一项以上心脏病高危因素(高血压、肥胖、高血脂、酗酒、吸烟等)生活不规律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