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医院完成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王阿姨(化名)已顺利出院。
9月5日,对很多人来说,是平常普通的一天;但对杭州人王阿姨一家来说,却是生命重启的日子。这一天,在浙江大学医院下沙院区,患有十多年病*性心肌炎的王阿姨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整整持续5小时。据了解,医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走两步都要喘!卧病在床十多年苦等合适供体!
上午十点,医院下沙院区移植病房,见到了准备出院的患者王阿姨。今年六十五岁的她,外表消瘦,但心情看起来还不错。她在病房里来回走动,向记者证明着她手术后的身体状态。
终于出院了!劫后余生的王阿姨心情复杂,她回头望了一眼住了一个月的病房,感慨万千。大约十五年前的一场普通感冒,让当时50岁的王阿姨患上了病*性(扩张性)心肌炎,胸闷、气急、乏力、心功能衰竭……生病后,我走路说话一点力气都没有,走两步就喘得不行,什么事情也不能干,没办法只能辞掉工作在家养病。在家里我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床到沙发的距离,基本24小时卧病在床,生活质量很差,非常痛苦。王阿姨告诉记者。
心脏移植是救妈妈最有效的办法。一旁,王阿姨的女儿轻声说道。为了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她们一家四处求医,医院,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如果不及时进行移植手术,我妈妈的生命肯定要进入倒计时,她甚至都在准备跟我们交代后事了。一想到妈妈的病情,我只能偷偷抹眼泪。
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今年王阿姨成功等到了供体,并于9月初住进位于医院,接受了这场事关生死的心脏移植手术,换心成功!
患者心脏慢的好似蠕动!这个病和新冠病*一样危险!
据浙江大学医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陈怀东介绍,王阿姨患的是扩张型心肌病(DCM),它是一类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该病较为常见,我国发病率为13~84/10万。病因多样,约半数病因不详。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本病预后差,确诊后5年生存约50%,10年生存约25%。
人体心脏的直径和胸腔的直径比值,正常在40%左右50%以下。但是王阿姨的比值已经接近70%,几乎占满整个胸腔,就叫扩张性心肌病。跟健康跳动的心脏相比,患者的心脏只能用蠕动来形容,跳动地很慢、很弱。
陈怀东坦言,这场移植手术的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难点是手术阶段。从把患者的心脏取出来,到移植进新的心脏,最多只有6小时;第二个是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阶段。新的脏器移植进去后,身体内环境包括各个器官要建立新的平衡,她会出现其他方面的不舒服,比如肾脏功能和肺功能不好等。第三个是术后自我心理调节。患者由于长期病变,心理上习惯性害怕,觉得移植这个事情很不真实。而且心脏突然变好后,甚至会觉得正常的心脏跳的很快。陈怀东医生表示。
在专家看来,病*性心肌炎早期症状跟感冒非常相似,会有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痛、晕厥、惊厥等症状,在早期特别容易被误诊。陈怀东医生特别提醒:很多病*性心肌炎是由感冒引起的。因为感冒病*多感染呼吸道、肠道,如果感冒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没有很好地休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便会轻易突破心脏的保护屏障,造成病*性心肌炎,致死率达50%以上。所以,如果大家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特别是一天比一天加重,超过5-7天了,医院检查。(浙江之声记者吴迪,通讯员王家铃、李文芳、张议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